产业转型升级的路线图—共识茶叶品牌
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产业转型升级的路线图—共识茶叶品牌

茶业的特殊之处,在于丰富多样的产业特质。在中国,有上百个茶叶公用品牌,这些不同的品牌受到不同区域特质、风土人情的影响,呈现出灿烂的产业图景。

“说茶”联合农业公用品牌管理专家、茶叶营销专家、奥格威管理咨询合伙人田友龙,深入剖析茶叶公用品牌特色,开启茶叶公用品牌建设的路径与方法专题解读。

用品牌之光,照亮茶的未来和远方!

21世纪,茶承担着乡村振兴的特殊使命,唯有品牌化才能打开乡村振兴的“致富门”。

茶叶品牌,剪不断理还乱

品牌很重要,这一点大家都知道。特别是中国茶园种植面积已高达4995.4万亩,一无扩规模的空间二无扩规模的必要,唯有“品牌”能驱动产业可持续发展。知易行难,茶叶品牌这个难题,一直是剪不断,理还乱。  

△安溪茶园风光(“说茶”摄)

产业,参照标杆缺乏

中国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,规模绝对领先,物种有特性,这本是培育品牌的沃土。中国茶界早就认识到品牌很重要,有打造品牌的愿望和激情,一直在积极实践,八马茶业、华祥苑、品品香、竹叶青等头部品牌崛起,成为拉动产业前行的火车头。

茶叶品牌闪耀,但星光还不够亮,星星的数量也不够多,品牌集中度低,产业还未摘下“大品类,小品牌”这顶帽子。领头羊品牌中没有一个绝对的王者,市场建设中缺乏参照的标杆;茶叶品牌建设,“八仙过海”模式比较流行。

经典理论,无法照亮茶业前行

茶是一个后发展产业,茶叶品牌化之旅是近二十来年的事,当茶叶品牌赶趟式的往外冒,却发现经典理论无法照亮产业前行。盘点茶叶头部品牌,诸如中茶、八马茶业、华祥苑、小罐茶……,几乎都不是经典理论的践行者,而是“逆行者”“破坏者”。

“定位论”

商业史上对营销影响最大的理论,主张品类即品牌;茶产业万马奔腾千百年,没有任何一个品牌能独占一个品类。

“战略观”

通用战略理论,企业践行专业主义者,以聚焦为第一原则;茶产业践行专业主义却从不遵守聚焦法则,茶企规模不大多元化却玩得风生水起。

“品牌法”

讲究同一个品牌,同一个梦想,同一个声音;茶却是同一个品牌多个梦想,多种声音。

“爆品思维”

追求战略大单品,产品策略少而精;茶叶品牌单品规模不大,喜欢“生堆孩子打群架”。

……

事实站到经典理论的对立面,这不仅让大众感到迷惑,甚至连专家也看不懂。于是茶叶品牌建设就陷入理是扁的嘴是圆的尴尬处境,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,打起了“口水大仗”!

模式探索,多次碰壁

中国茶人的伟大之处在于,有条件要参与竞争,无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参与竞争。茶人做茶可不是为了赚几个小钱花,而是有大梦想——打造世界级茶叶品牌,重构世界茶业版图。没有普适性的品牌模型那就创造,这一点上,人们不仅敢想还敢干,多种方法和理念得到积极的实践:

有人主张,学习立顿好榜样;

有人呼吁,做标准茶打造大单品做超级品牌;

有人吹捧,科技创造新物种开创新格局;

有人鼓吹,抓住年轻人抓住未来;

……

茶人们大胆探索,小心求证,积极实践;努力的结果并不美好——茶叶品牌通用模型还未找到,能与立顿扳手腕的世界级的茶叶品牌还未出现,茶叶品牌之路任重而道远。

破译茶叶的密码

茶叶品牌之路究竟在何方,到底有没有一套茶叶特色的通用品牌模型?弄明白茶产业的底层逻辑,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。

产业之根,不在物性

茶从药性起步,但其药性并不强,反正不能当药吃;茶以形美著称,虽形态各异,婀娜多姿,但总体算不上惊艳;茶香气滋味吸引力强,论口感,无论讨喜性还是普适性,局限性都不小;茶需要科技加持,但科技融入有限,直到现在还带着手掌的温度——其实很难从物性的角度讲清楚茶为什么千百年来长盛不衰。

茶产业之根不在物性(虽然很重要),单纯从物性出发,找不到茶叶品牌化的方向感,更找不到建设品牌的方法论!

产业之本,文化是第一性

△福州茶园采茶场景(“说茶”摄)

茶这片树叶,历史太久(数千年),链条太长(从茶园到茶杯)、节点太多(几乎无法完全统计)、附着力太强(每一个节点都植入深刻的思想)、内容太丰富(包罗万象),加载了太多饮品之外的东西,兼具区域特色产业、文化产业、服务产业和健康产业等多重属性。

茶之本是文化,悠久的历史,厚重的文化,是中国茶的价值之源,也是茶产业崛起和持续发展的基因,这才是茶的第一性原则,也是品牌建设的第一性原则。

产品密码,社交属性

茶是一直就是人与人建立广泛链接的方式,一种社交工具。以茶待客、以茶会友、以茶联谊,以茶示礼等是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的责任。

用户以茶为媒的生活,借说茶喝茶论茶来体现生活哲学、价值观,建立起有共同生活信仰的小圈子,这才是茶叶的使命,塑造茶叶品牌的密码。

△茶器具(“说茶”摄)

链接时代,建设共识品牌

互联网消除时空距离和守门人制度,各种思想自由流动,沉淀出一体多元的包容性价值体系,开启共识时代。人们将抽象隐诲的共识映射到商品上,共识成为品牌必须承载的概念,市场迎来建设共识品牌新时代。

茶产业的基因与共识时代规则同频,翻过尚未彻底完成工业化的这一篇,跑步进入信息时代,走共识品牌之路,这才是茶叶品牌正确的打开方式。

打文化牌

茶叶共识品牌建设之法,文化是灵魂。

用茶文化的丰富性、广谱性、社会性、民族性,承载价值观、审美情趣;以此获得身份认同,吸引茶友共同喝茶说茶体验茶生活建成茶圈子;因为共情共振,个人的喜好放大成圈子的狂欢,共识品牌也就建成了。

锁定精众

共识是有共同生活信仰的人建立的亚文化圈子,锁定这个小圈子(精众),是共识品牌的出发点。

共识品牌的目标不是覆盖一个大社会,而是深度服务一个小圈子,不追求覆盖的广度,而是追求接触的深度。更直白的说法,曾经做品牌是把有限的产品卖给更多的人,共识品牌则是把尽可能多的东西卖给一群人。

建设族群品牌

信息时代用户有一站式的需求,茶文化丰富链接诸多场景,构成产品生态组合满足用户茶生活。全新的组合必然会突破品种限制,打破品类边界,推动茶走上族群品牌之路。

族群品牌,这是共识品牌的通用模型,也是小而美走向大而强的路径。

来源:说茶ShowCha,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